如果一个国家可以把搅屎棍作为自己的职业,并且至始至终地贯彻到毫厘,那这个国家也算是国际关系中的一朵奇葩了,这个国家就是英国!就是这么一个传统的欧洲搅屎棍帝国,就是这么一个总是能够在最关键的时候做出最反常举动的帝国,就是这么一个职业坑队友二十年的日不落之国……
日不落帝国的小跟班——日本的强势崛起
1942年,随着二战的进行,日军差不多已经把英国在亚洲的据点都占领了,包括香港,包括新加坡,包括缅甸……这些地方在之前可都是效忠于英国皇室的,可是现在都已经成了敌占区了!最要命的是,占领它们的不是德国,而是另一个国家日本!一个大英帝国一直扶持甚至是纵容的国家!
为了在太平洋上给美国制造麻烦,为了让亚洲动荡不安,英国一直都是在暗中支持日本的。
之前向日本提供了贷款,才能让日本坚持到与大清国决战的那个时候。如果没有英国的贷款,日本根本没钱打一场甲午海战。
当然,德国借钱给日本,让其打赢日俄战争的锅,要给威廉二世这个背锅侠,当时他打破了卑斯麦给他留下的外交政策,玩的路子基本上都是流氓行径。结果就是,把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德国的一副好牌,打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那样的烂结局。要不是美国在关键时刻放了德国一马,德国连打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机会都没有(为什么说美国在一战后放了德国,这个改天再聊)。而英国,在甲午海战之前不仅仅帮了日本一把,还在日俄战争中站在了日本这一边。甲午海战之前,中国筹款向南美洲国家买巡洋舰的计划,也因为日本和英国从中作梗给破坏了。就是这么一个一直在大英帝国的羽翼下发展的日本小跟班,竟然就这么悍然地翻身成为了大东亚一霸……最要命的是,现在这个新的霸主不仅仅觊觎中国这块大蛋糕,还拳打美国的幼儿园,脚踢英国的养老院!
细数“搅屎棍”的骚操作
英国在中日关系最差的时候借钱给日本,帮助日本打赢了大清王朝。它在1926年卖给了日本氧气鱼雷的先进技术,促使日本有了技术基础,开发出了长矛鱼雷这样的变态武器。而之后,它在1946年,也就是二战刚刚结束的第二年,发表了铁幕演说,拉开了冷战的序幕。不得不说,在这个关键节点上,发布这么个演说,多多少少是有点挑拨苏美关系的意思。当然,站在国家意识形态上来看,丘吉尔的演说,目的是呼吁广大资本主义同志,团结起来,一起对抗恐怖的红色苏联——毕竟,按照马克思总结的历史发展规律,共产主义必将是资本主义的掘墓人——彼时,斯大林的目的不可否认是要把共产主义的红色旗帜,插到资本主义的大本营欧洲去的。
而在著名的铁幕演说发表的同一时间,英国一边骂着苏联是铁幕下的国家,一边把当时最先进的尼恩喷气式发动机卖给了苏联……这传递给了斯大林一个错误的信号,让苏联高层有了欧美不是铁板一块的错觉,然后毅然决然地站在了北约的对立面上,一定程度上加快了冷战的脚步。
谁知道英国在卖给苏联发动机之后,转而无条件支持美国,又一次站在了美国这边,并且开始了长达数十年的言听计从,而美国也没高兴太久,就在1950年的朝鲜战场上,中国和苏联的空军飞行员,驾驶着尼恩发动机的米格-15,第一次让美国陆军航空兵们感觉到了压力……至于为什么英国人总是在关键时候卖武器给敌人或者敌对势力,那就是一门玄奥的学问了——没办法深究,毕竟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,很复杂。所以我们拿一个简单的事物来加深一下搅屎棍的威力,比如说,前文提到的英国卖给日本的鱼雷。
太平洋战场上,日本的鱼雷
日本在1926年引进了英国的鱼雷技术,并且开始学习英国的鱼雷设计技术,一直消化吸收,到了1935年前后,终于搞出了实战状态的氧气鱼雷。这种氧气鱼雷也就是著名的长矛鱼雷——是一种无论是在射程还是在速度上,都超越传统鱼雷的日军大杀器。
长矛鱼雷无论是在射程上,还是在航速上,还有在威力上,都比传统鱼雷有巨大的优势。射程上长矛鱼雷普遍有10公里以上,而同为鱼雷使用大户的德国海军使用的鱼雷射程大概只有7公里左右。如果放弃鱼雷的航速,增强射程的话,这种日本鱼雷可以达到20公里以上的恐怖射程,基本和舰炮射程相当!威力上,长矛鱼雷1型可以装载接近500公斤的战斗部,3型甚至可以装780公斤的炸药,而盟军的同类鱼雷只有375公斤的战斗部。
当然了,这些都不是长矛鱼雷的最大优点,长矛鱼雷的最大优点在其可怕的航速上。一般普通鱼雷的航速并不快,这就导致在发现鱼雷之后,很多时候战舰是可以做规避动作的,这也大大降低了鱼雷的命中率。可日本的长矛鱼雷不同,这种鱼雷极限可以达到49节,即便是在二十一世纪,这个指标也是很强的了。
有了这种鱼雷,日本海军方面认为,自己可以用驱逐舰还有轻巡洋舰去搏一搏美国的大型战舰了。只要围绕这种鱼雷布置相应的战术,那么在舰队决战之前,日军就能在远距离击沉一部分敌军主力战舰,帮自己的舰队确立优势。正是围绕着这样的战术,日本海军苦练自己的炮战还有夜战,妄图在太平洋上再一次上演以弱胜强的好戏,重现对马海战时候的辉煌。
可惜的是,这套战术在偷袭珍珠港之后就落了下乘,海军航空兵因为其突出的战果,异军突起成为了帝国新宠,鱼雷突击战术也就成了陪衬。可是水面舰艇派的各位将军们显然不愿意承认自己成为陪衬,所以依旧还时时刻刻想着,用鱼雷和炮战证明自己的存在这件事情。也正是这个情结,让日本海军在太平洋海战中中,演出了一幕用航母做诱饵,用战列舰围歼美国舰队的奇葩戏码,拥有着训练有素的炮手,还有鱼雷在技术层面上的巨大优势,日本海军舰队真的是想输都难。
当然,实际上情况也是这样,太平洋战争前期,日本海军靠着远距离鱼雷,的确占了不少便宜,但随着美国把航空母舰的作用开发出来,改变了以往舰炮对轰的海战形态,日本海军面对美军铺天盖地的航母舰载机,被打的裤子都没了,太平洋战争以美军制霸太平洋结束,同时也加快了二战结束的脚步,至于搅屎棍英国,此时基本已经被赶下了二战舞台。